武举怎么写好看:
武举书法图片
武举历史词典解释
①科目名。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始见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等选。至明成化十四年(1478)始成定制。悉视文科之例,分三场考试,第一、二场试射箭、技勇,第三场试策一道。乡试、会试均同。崇祯时(1628—1644)增武殿试。清沿为制度。嘉庆十二年(1807)改第三场试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故渐以骑射、技勇为重。所取录状元、进士、举人、生员均同于文科。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止。②武举人之简称。
即“武科”,见该条。
词语分解:
- 武举的解释 指武举人,明代各省武生在省城乡试,考中的叫武举人 武举黄略守东门。—— 邵长蘅青门剩稿
- 武的字典解释 武 wǔ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
- 举的字典解释 举 (舉) j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
历史官职推荐:督作使
使职名。唐武则天延载元年694以姚铸为督作使,督铸铜铁天枢,铭记功德,黜唐颂周。四夷酋长、诸胡聚钱买铜铁不能足,又赋民间农器以足之。 官名。唐武则天置,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延载元年”条载:“武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