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国子监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北宋景祐元年(1034)改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学置,设分司官。后南京(今河南商丘)、北京(今河北大名)亦置国子监。崇宁四年(1105),罢三京国子监官,各置司业一员。
词语分解:
- 西京的解释 古都名。1 西汉 都 长安 , 东汉 改都 洛阳 ,因称 洛阳 为 东京 , 长安 为 西京 。2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 ,因称 长安 为 西京 。3 唐 显庆 二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一称 西京 , 天宝 元年,定称 西京 , 至德 二载,改称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 ,
- 国子监的解释 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历史知识推荐:药局
①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年间,于有市易务之处置,共七所,掌出卖熟药。癸辛杂识:“和剂惠民药局,当时制药有官、监造有官,药成分之内外,凡七十局,出售则又各有官,皆以选经任者为之。”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