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不识好歹
释义

不识好歹

历史典故

不识好歹怎么写好看:

不识好歹怎么写好看不识好歹书法图片

不识好歹历史词典解释

是好是坏都分不出来。《西游记》九二回:“我师不识好歹,上桥就拜。我说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灯光,连油并我师一风摄去。”明.无名氏《鸣凤记.忠佞异议》:“老爷还是送流年的没春,不识好歹!”《文明小史》五二回:“你们这班牛马奴隶,真真不识好歹。”


述宾 不知道是非优劣、轻重利害。高阳《粉墨春秋》:“证实了有其事,如何不愿?他笑嘻嘻地答说:‘潘先生知道的,我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贬义。多用于指不懂人家好意。 →不知好歹 不识抬举 ↔泾渭分明

词语分解:

  • 不识的解释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 好歹的解释 不幸的意外事故;灾祸万一有个好歹

历史典故推荐:招降纳款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