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识好歹 |
释义 | 不识好歹历史典故 不识好歹怎么写好看:
不识好歹历史词典解释是好是坏都分不出来。《西游记》九二回:“我师不识好歹,上桥就拜。我说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灯光,连油并我师一风摄去。”明.无名氏《鸣凤记.忠佞异议》:“老爷还是送流年的没春,不识好歹!”《文明小史》五二回:“你们这班牛马奴隶,真真不识好歹。” 述宾 不知道是非优劣、轻重利害。高阳《粉墨春秋》:“证实了有其事,如何不愿?他笑嘻嘻地答说:‘潘先生知道的,我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贬义。多用于指不懂人家好意。 →不知好歹 不识抬举 ↔泾渭分明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招降纳款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