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留馀地 |
释义 | 不留馀地历史典故 不留馀地怎么写好看:不留馀地历史词典解释不留一点空余之地。多指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回旋的地步。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玫瑰〕气味相孚,皆造浓艳之极致,殆不留馀地待人者矣。”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二》:“近来中国的排印的新书则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又都很短……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经没有‘余裕’,‘不留余地’了。”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风波之民庄子.天地:“天下非誉,无损益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风波之民”系指生活在动荡复杂的客观环境中的人。清.黄遵宪已亥杂诗:“我是东南西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