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中小隐 |
释义 | 大中小隐历史典故 大中小隐怎么写好看:大中小隐历史词典解释王康琚《反招隐》诗:“大隐隐朝市,小隐隐薮泽。”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樊丘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古代文人将“隐遁避世”分为三种层次:在朝市居官,却思想不入溷浊之世道,坚守隐遁志向者,此者最难,故称大隐。逃避山林的“真隐”最易,故称小隐。白氏所谓“中隐”,是指隐于下位,似出似处,似隐似仕者。后因用为咏隐士不同类型之典。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黄犬泪同“黄犬叹”。清 舒位感遇诗之四:“始为苍蝇笑,旋下黄犬泪。”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