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城土默特历史词典解释
清内蒙古都统旗,隶绥远城将军。本明蒙古俺答汗及其后裔所统土默特部,崇祯五年(1632),其首领博硕克图汗鄂木布及诸台吉率部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编为左、右两翼,各置都统一人领之,同驻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康熙二十二年(1683),增置副都统。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都统一人,以一都统总理两翼旗务,二十八年亦裁去,保留二副都统,分驻归化城、绥远城;三十一年,复裁绥远城副都统,仅存归化城副都统。辖境约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大部、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一部分。境内设归化城等六厅管理汉民事务,归化城土默特副都统专理蒙务。1913年,裁副都统。次年,复设土默特旗总管,又称土默特特别旗,不再冠归化城之名。
词语分解:
- 归化的解释 1 ∶归服而受其教化2 ∶旧时指甲国人民加入乙国国籍,归顺,服从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三国志·邓艾传
历史地名推荐:永源镇
在黑龙江省阿城市北部。面积162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源村,人口 1300。清宣统元年1909年因永源烧锅建此而得名。1945年设永源区,1949年改双源区,1950年改称第七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