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怎么写好看:
恒山书法图片
恒山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尔雅·释山》:“河北,恒”,皆指此。故自汉至明祀恒山皆在曲阳。汉、宋曾因避讳改称常山。唐、宋一名大茂山,宋辽以山脊分界。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县境今恒山后,通称此为大茂山。
词语分解:
- 恒山的解释 1.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主峰在今 河北省 曲阳县 西北。书·禹贡:“ 太行 恆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恆山 为北岳,在中山上, 曲阳县 西北。”2.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 曲阳 。 明 定 山西 浑源 之 玄岳 为 恒山 。 清 雍正 十七年改于 浑源 行岳祭。参阅清通典·礼四。
- 恒的字典解释 恒 héng 持久:恒心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知识推荐:成无己
约1066—约1156 金聊摄今山东聊城人。世习儒医,博通群书,对张仲景之伤寒论尤有研究。所著注解伤寒论十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专著。另著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