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瞿昙寺 |
释义 | 瞿昙寺历史地名 瞿昙寺怎么写好看:瞿昙寺历史词典解释明洪武末建,在今青海乐都县南曲坛乡罗汉山下。《明史·西域传·西番诸卫》: “西宁番僧三剌……建佛刹于碾白南川, 以居其众。” 帝 “额曰瞿雲寺”。为汉藏建筑结合风格的喇嘛教寺院。寺院系官式宫殿式建筑,由金刚、瞿昙、宝光、隆国等大殿、碑亭、壁画廊、钟鼓楼等组成。被誉为 “乐都小故宫”。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青海省乐都县南约20千米的山沟里。背山面水,遥望雪山,风景幽静。据寺院碑志记载,明以前当地就有佛教寺院,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特赐寺额曰“瞿昙”,从此得名。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有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建筑,左右两边陪衬以碑亭、壁画廊、大小钟鼓楼等小建筑,风格不同的殿堂,石绿色的旋子花纹装饰彩画,古朴的斗栱,构成了明代建筑的特色。附属文物以51间壁画廊的巨幅彩色壁画最为有名,用连环画画出了释迦牟尼一生的故事,场面之大、艺术之精,实属美术考古之珍贵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蔽亦作弊、邲。西周邑,春秋为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史记·郑世家: “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 虞翻曰: “十邑谓虢、郐、鄢、蔽、 补、 丹、 依、 㽥、 历、 莘也。” 古邑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