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限仪怎么写好看:
象限仪历史词典解释
天文仪器。清制八大天文仪器之一。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康熙十二年(1673)监造。由一个90°的象限弧和一个能沿弧面游动的窥衡组成。象限弧两端各有长2米半径,联于圆心。圆心在仪器上方。在这两个半径和弧环所形成平面内,装饰云龙。仪器的背面正中是立轴,与仪器的竖半径相平行。轴的两端为圆形,使仪器可自由转动。东西各有立柱,上下设横梁,梁中心凿有圆孔,用以安立轴。仪器的圆心,伸出一横表,上挂窥衡,窥衡下端有“立耳”,背面原设有夹螺现已折断;旁有游表,亦已散失。此仪器用以测天体的天顶距。现存北京古观象台。
词语分解:
- 象限的解释 一个平面被直角坐标轴所分成的四部分的任何一部分
- 仪的字典解释 仪 (儀) yí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
历史知识推荐:蓝翎长
官名。清代八旗低级武职。于火器、健锐、内务府三旗护军前锋等营及向导处设之,初无品级,乾隆五十一年1786定为正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