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坌坑文化 |
释义 | 大坌坑文化历史知识 大坌坑文化历史词典解释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64年发现于台湾台北八里乡大坌坑贝丘遗址而得名。距今约五千多年,以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诸海岸最集中。主要遗址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下层、台北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高雄林园乡凤鼻头等。出土有磨制的石斧、石铲等。陶器手捏,含粗砂,火候不高,硬度低,质松软,器形简单,主要有罐、瓮、碗,器壁粗厚,常饰绳纹和划纹,少数有涂红条彩饰,以粗陶绳纹圈底罐最有代表性。当时人们过着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桃符市见“灯市②”。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