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史之乱 |
释义 | 安史之乱历史知识 安史之乱怎么写好看:
安史之乱历史词典解释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率蕃、汉十五万军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连败唐军,攻入洛阳。次年正月,自称雄武皇帝,占有河北大部州县。七月,玄宗逃往蜀中,朔方留后杜鸿渐等迎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叛军进入长安,所至烧杀抢掠。至德二载(757),安禄山被其子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与回纥援军收复两京,安庆绪退至邺郡(今河南安阳),安禄山部将史思明降唐。次年,史思明复叛,并南下救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乾元二年(759),杀庆绪于范阳,自称燕帝,再度南下攻入洛阳及附近州县。上元二年(761),叛军分裂,史思明被其子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洛阳,叛军北逃。次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缢,叛乱始平。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烙画法古代治疗马四肢病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用特制之烙铁在皮肤上烙上不同图形以治病。不知始于何时,唐代已能根据部位和所患病症,选用各种形状烙铁进行烙治。司牧安骥集中有载。如治蹄漏和蹄肿痛,在垂泉穴用尖顶状烙铁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