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威仪怎么写好看:
汉官威仪书法图片
汉官威仪历史词典解释
同“汉官仪”。唐 杜甫《狄明府》诗:“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偏正 汉代朝廷的礼仪、服饰制度。泛指正规的皇族礼仪、典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清·洪昇《长生殿·剿寇》:“誓当扫清群寇,收复两京,再造唐家社稷,重睹汉官威仪,方不负平生志愿也。”△略含褒义,多用于形容礼仪。
词语分解:
- 汉官的解释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 汉 人官吏。元史·祭祀志五:“集贤院奏遣 汉 官,翰林院奏遣 蒙古 官,出璽书给驛以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在这样不同的经济关系基础上, 夏国 建立起所谓‘蕃官’与‘ 汉 官’两套并行的政治制度。”
- 威仪的解释 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2 ∶指随从
历史典故推荐:金印紫绶
黄金的印章,紫色的绶带。原为秦汉时丞相、太尉等大官的印绶。后用以指代高官显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后汉书.窦宪传:“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