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捕掾怎么写好看:
贼捕掾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汉朝为郡县掾吏,主收捕盗贼事。晋朝亦置。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掌捕盗贼事。《汉书·张敞传》:“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注:“师古曰:贼捕掾,主捕贼者也。”其后,晋沿置。《晋书·职官志》:“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史……贼曹掾史、兵曹史、吏曹史、狱小史、狱门亭长、都亭长、贼捕掾等。”
词语分解:
- 贼捕掾的解释 汉 代主捕盗贼的小吏。汉书·张敞传:“ 敞 使贼捕掾 絮舜 有所案验。 舜 以 敞 劾奏当免,不肯为 敞 竟事,私归其家。” 颜师古 注:“贼捕掾,主捕贼者也。”亦省称“ 贼捕 ”。后汉书·刘玄传:“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陈,尚书显官皆出庸伍,资亭长、贼捕之用,而当辅佐纲维之任。”
- 贼捕的解释 见“ 贼捕掾 ”。
- 掾的字典解释 掾 yuàn 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掾史
历史官职推荐:怀化中郎将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增置,为正四品下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诸卫。 武散官名。唐置,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秩正四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