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合欢蠲忿,董草忘忧 |
释义 | 合欢蠲忿,董草忘忧历史典故 合欢蠲忿,董草忘忧历史词典解释《文选》卷五十三、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唐.李贤注引《神农本草》:“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晋.崔豹《古今注》卷下《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每一风来,辄自相离,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嵇康种之舍前。” 合欢,即俗称夜合欢、马缨花、榕花,木本植物,树干一般不高大。古代常以合欢赠人,据说可以消除怨忿而和好。 唐.张九龄《题画山水障》诗:“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此处引“合欢蠲忿”语,谓山水障上画的花草,使人心情愉快。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脚忙手乱同“手忙脚乱”。慌张不知所措。朱子语类卷十四:“若是不先知得这道理,到临事时便脚忙手乱,岂能虑而有得?” 见“手忙脚乱”。两晋演义40回:“峻闻后有追兵,~,马缰一松,因致颠踬。”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