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损兵折将 |
释义 | 损兵折将历史典故 损兵折将怎么写好看:
损兵折将历史词典解释折:损失。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谓作战失利。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一折:“但行兵便是损兵折将,不如讲和为上。”《东周列国志》一○二回:“魏公子无忌,合从五国,兵多将广,所以臣等不能取胜。损兵折将,罪该万死!”《水浒传》八二回:“若得太尉早来如此,也不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亦作“损军折将”。元.无名氏《乐毅图齐》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封神演义》二回:“孰知今日损军折将,心甚羞惭。” 并列 既损失士兵又损失将领,形容作战失利。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1折:“但行兵便是损兵折将,不如讲和为上。”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后面却被吴三桂紧紧的追着,一败于定州,再败于真定,损兵折将,连自成自己也带了箭伤。”△贬义。多用于军事方面。→抛盔弃甲 ↔凯旋而归。也作“败兵折将”、“损军折将”。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范蠡舟同“范蠡扁舟”。唐 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诗:“退身高卧楚城幽,独掩闲门汉水头……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