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燮理阴阳 |
释义 | 燮理阴阳历史典故 燮理阴阳怎么写好看:
燮理阴阳历史词典解释谓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政。元马致远《陈播高卧》第四折: “则道你燮理阴阳,却惜玉怜香。”●《书·周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燮理: 协调治理。燮,和。阴阳: 儒家之道。周代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专为天子讲明阴阳变化之道,从而治理邦国。 述宾 阴阳,指天地、昼夜、寒暑等等,这里借指国家大事。协调治理国事。语出《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唐·元稹《连昌宫词》:“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常用于臣子辅佐君主。→燮和天下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规规矩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