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过江东历史词典解释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音yǐ,整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等围困垓下,决战失利,粮尽援绝,突围南走,至乌江,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沽名过甚,誓不过江东,自刎身亡。历代文人多以“不肯过江东”,用为赞誉壮烈义气之典,也可以用以鉴戒沽名脆弱之失。
宋.李清照《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后句则化用其事,别出新意,一反世俗。
词语分解:
- 不肯的解释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 江东的解释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起兵江东。割据江东。
历史典故推荐:飞来横祸
横:意外。意外的灾祸。后汉书.周荣传:“故常敕妻子,若卒遇飞祸,无得殡敛,冀以区区腐身觉悟朝廷。”醒世恒言卷三四:“欲待不去照管他,到天明被做公的看见,却不是一场飞来横祸,辨不清的官司。”清.张南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