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务大臣怎么写好看:
学务大臣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清末管理全国教育行政之最高长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月,为推行近代新式教育,设管理官书局大臣。二十四年五月,改称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二十七年称管学大臣。二十九年正式称为学务大臣,共三人,均为兼职。负责整饬各省学堂,编订规制,考察学务,审定教科书,任用教员,选录毕业生,综核各学堂经费等一切有关教育之事。辖专门、普通、实业、审订、游学、会计六处。三十二年,学部成立后撤销。宣统三年(1911)又改学部尚书为学务大臣,作为学部之最高长官,掌劝学育才,稽颁各学校政令。
词语分解:
- 学务的解释 教育事务。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老前辈提倡学务,自然各色当行,不知办些甚么仪器书籍,请了几位教员?” 邹韬奋 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二:“曾在本省地方办理学务及其他公益事务。”
- 大臣的解释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历史知识推荐:常盈库
明代太仆寺所属库名。收储各牧监被垦为田之草场地租及诸养马户赔偿折纳之马金。设大使一人,司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