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校籍 |
释义 | 校籍历史知识 校籍怎么写好看:
校籍历史词典解释又称检籍。指检校核实户籍。户籍本为国家区分人口出身贵贱、地位尊卑、赋役课免之依据。南朝时户籍登记多诈伪失实,如假注爵位,改换岁数、身强而称疾,人在而托死等,严重影响赋役之征收,故朝廷要求郡县核实户籍。齐武帝时始设校籍官以掌其事。又限每人每日须检出数巧伪,于是货赂因之而生,有籍注虽正,犹强谓之巧伪,以充程限。百姓怨恨,致有叛乱。检籍虽有一定成效,却终未能彻底。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右武候禁卫军指挥机构。隋代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与左武候同掌车驾扈从。昼夜巡察烽候道路,执其营禁。分领诸骠骑府、车骑府府兵。有长史、司马、录事及功、仓、兵、骑曹参军,法、铠曹行参军等员,另置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