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捍海堰 |
释义 | 捍海堰历史地名 捍海堰怎么写好看:捍海堰历史词典解释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西捍海堰在县 (今海州镇) 北三里,南接谢禄山,北至石城山,南北长六十三里,高五尺。隋开皇九年县令张孝征造”; “东捍海堰在县东北三里,西南接苍梧山,东北至巨平山,长三十九里。隋开皇十五年县令元暖造,外足以捍海潮,内足以贮山水,大获浇溉”。 ②即常丰堰。在今江苏盐城市东门外二里,南抵通、泰,北接淮安,长五百余里。唐大历中李承主持修筑。宋范仲淹重修,故又名范公堤。 (1)隋开皇中筑。有东、西二堰,皆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云台山麓。(2)唐大历中淮南节度判官李承筑,一名常丰堰。在今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串场河东岸,南北长百数十里,即今范公堤中段的前身。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尼日阿错改在青海省西南部杂多县境,唐古拉山北麓长江源头当曲宽谷内。湖面海拔 4708 米,面积35.1平方千米。入湖河流有确赛曲、巴侧错尼曲等,属长江源头外流淡水湖。滨湖地势平坦,沼泽发育。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