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鸿毛泰山 |
释义 | 鸿毛泰山历史典故 鸿毛泰山怎么写好看:
鸿毛泰山历史词典解释比喻卑微之行与高尚之行。章炳麟《敢死论跋语》: “若必选择死所,而谓鸿毛泰山,轻重有异,则虽值当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认为,人都要死的,但死的价值却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并列 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语本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章炳麟《〈敢死论〉跋语》:“若必选择死所,而谓鸿毛泰山,轻重有异,则虽值当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多用于形容人的价值。也作“鸿毛泰岱”。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累卵比喻危险的处境。三国演义第八回:“允王允跪而言曰: ‘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 ” 参见:○危如累卵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