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怎么写好看:
靖康之变书法图片
靖康之变历史词典解释
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军再逼汴京,钦宗遣使屈膝求和, 金遂退师。同年十一月,宗望与宗翰又合师进围汴京,一举攻克。至次年三月,金贵族于大肆搜刮掠夺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词语分解:
- 靖康的解释 安康,安乐。 宋 曾巩 襄州岳庙祈雨文:“甽畮克谐於丰富,里閭皆保於靖康。”
- 变的解释 变 (變) biàn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
历史事件推荐:宇文泰改革
宇文泰字黑獭,北周代郡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鲜卑族人。官至太师、大冢宰,实掌西魏朝政二十余年。执政期间,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重用汉人苏绰、卢辩、制定了官府文案程式和计帐、户籍之法,以统一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