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博带怎么写好看:
褒衣博带书法图片
褒衣博带历史词典解释
《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汉代儒生的服饰是宽袍大带。后遂用为咏儒生之典。
唐.韦承贻《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诗:“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并列 宽大的袍子,阔阔的衣带。古代读书人的装束。《新五代史·王镕传》:“当是时,诸镇相弊于战争,而赵独安,乐王氏之无事,都人士女褒衣博带,务夸侈为嬉游。”△用于穿着。也作“博带褒衣”、“褒衣缓带”、“衣褒带博”。
词语分解:
- 褒的解释 褒 bǎo 赞扬,夸奖,与“贬”相对:褒奖
- 博带的解释 1.宽大的衣带。用于礼服。管子·五辅:“博带梨,大袂列,文綉染,刻鏤削。”汉书·雋不疑传:“﹝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新唐书·刘子玄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清 恽敬 重建东湖书院记:“于是深衣博带之士,揖让弦诵于其中,而书院復兴。”2.雌蟹名。
历史典故推荐:陶靖节
①借指高士贤人。唐皎然哭吴县房耸明府诗: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②借指嗜酒的人。唐陆龟蒙 酒床诗: “往往枕眠时,自疑陶靖节。” 参见:○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