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民政府历史词典解释
1925年7月1日成立于广州,是与北方军阀政权相对峙的革命政权,其前身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大元帅府。1925年6月14日,国6*民6*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改组大元帅府,成立国民政府,并议决政府组织法大纲六条,规定政府采取委员体制。6月24日,胡汉民以大本营总参议及代行大元帅职权名义,发表《接受中国国6*民6*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政府改组决议案》的通电,并将国民政府成立之本意及其性质通告中外。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并发表《国民政府成立宣言》,申明其职能及内外政策。1926年底,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后,通称武汉政府。由于当时共6*产6*党对直接掌握政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派党员去参加该政府,采取了以“在野党”地位监督国民政府的方针。这个政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所实施的政策充分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广东国民政府是试图按照革命的三民主义建设起来的政权,但实际上没有完全实践革命的三民主义。
词语分解:
- 广东的解释 中国南部的省,简称粤,东连福建,西连广西,北接湖南和江西。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省会广州
- 政府的解释 1 2 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3 古时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处所
历史事件推荐:江浙财阀
江苏、浙江封建买办金融势力的总称。也称江浙财团。它是以上海为主要活动基地,以江苏、浙江籍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大资本集团。他们同外国帝国主义、国内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有密切联系,带有极大的封建性和买办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