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怎么写好看:
安国寺历史词典解释
①唐咸通间建。即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南隅钟楼寺。
②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二里。北宋苏轼有《黄州安国寺记》。南宋陆游《入蜀记》:“出城五里至安国寺,亦苏公所尝寓,兵火之余,无复遗迹,惟绕寺茂林啼鸟,似犹有当时气象。”
③在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长安志》卷8:大安国寺“睿宗在藩旧宅。景云元年立为寺,以本封安国为名”。《资治通鉴》:唐兴元元年(784),李晟破朱泚,复长安,“以牙前三千人屯安国寺,以镇京城”。
在今湖北省黄冈市东南。北宋苏轼有《安国寺记》。
词语分解:
- 安国的解释 1.使国家安定。孙子·火攻:“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张预 注:“君常慎于用兵,则可以安国。”史记·汲郑列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襃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隋 王通 文中子·周公:“其应天顺命安国济民乎!是以 武王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事 紂 , 齐桓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黜 周 。”2.安定的国家。吕氏春秋·大谕:“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地名推荐:灌宁县
唐武德元年 618 改盘龙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二年 619 改为导江县。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盘龙县置,治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属益州。二年改导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