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掷楯 |
释义 | 掷楯历史典故 掷楯怎么写好看:掷楯历史词典解释《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供职)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音dùn同盾)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 汉朝时,每十里设一亭,亭设亭长,主管捕盗事宜,故执盾牌。逢萌胸怀大志,不甘心被人所驱使。于是扔掉盾牌,赴京就学。 后因以“掷楯”用为胸有大志、舍弃微职的典故。 唐.罗隐《投秘监韦尚书启》:“若某者燎薪就学,掷楯攻文,……永言浮世,堪比多岐。”(《文苑英华》卷六六三)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流光如箭流光:指时光。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宋.宋祁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