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西域假司马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为西域都护或长史属官,掌领兵护西城诸国。假:代理,没正式任命为某官时称“假”;正式任命为某官时去“假”字。《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西域假司马班超击姑墨,大破之。”“西域假司马班超击疏勒,破之。”明帝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多斩首而还。窦固以为能,遣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见《后汉书·班超传》)。参看“西域都护”、“西域长史”条。 词语分解:- 西域的解释 汉代以后对今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及中亚细亚等地区的总称西域书,泛指有关佛教的著作
- 司马的解释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姓
历史官职推荐:门下小史 吏名,汉置,为郡县小吏,给事门下,故称门下小史;位在门下干之下。后汉书·百官五·州郡:“閤下及诸曹各有书佐,干主文书。”注:“汉官曰:书佐五十人,循行二百三十人,干、小史二百三十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