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席不修怎么写好看:
衽席不修书法图片
衽席不修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衽席㈠”。谓生活作风不加检点。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卢隐、李峭,皆王铎门生,时议皆以衽席不修,屡黜辱。”
词语分解:
- 衽席的解释 亦作“袵席”。1.床褥与莞簟。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衽席,单席也。” 贾公彦 疏:“衽席者,亦燕寝中卧席…… 司农 云‘单席’,则卧之簟席。” 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衣服·韨舄:“衽席之制,牀上版曰笫,亦曰簀。笫上之席曰莞,亦曰簟。簟上加衽,衽即褥。”2.泛指卧席。韩诗外传卷二:“ 姬 ( 樊姬 )曰:‘妾得侍於王,执巾櫛,振衽席,十有一
- 不修的解释 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2.不修缮。 汉 班彪 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 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历史典故推荐:泣鼎湖
源见“乘龙出鼎湖”。哀悼帝王、重臣去世。柳亚子四月廿五日前明永历帝殉国纪念节也前十数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赋此诗:“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