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杖则走怎么写好看:
大杖则走书法图片
大杖则走历史词典解释
汉 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后以“大杖则走”谓父以大杖责子易致伤,在父则伤悲,宜避开,不陷父于不义。《后汉书.崔寔传》:“〔崔烈〕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见“小受大走”。
词语分解:
- 大杖的解释 1.大棍棒。孔子家语·六本:“ 曾子 耘瓜,误斩其根, 曾晳 怒,建大杖以击其背。”2.古代刑具之一。隋书·刑法志:“杖皆用生荆,长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等之差。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
- 走的解释 走 zǒu 行:走路
历史典故推荐:踢天弄井
从天上到地下,没有一件事做不来。明.无名氏大战邳彤头折:“任从你踢天弄井,敢教你片时间魄散魂惊。”西游记二○回:“我老孙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也形容顽皮到极点。红楼梦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