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犯天下之不韪 |
释义 | 犯天下之不韪历史典故 犯天下之不韪历史词典解释《左传.隐公一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韪:对,是。后以犯天下之不韪谓公然去敢干天下人认为最大的错事。亦作“冒天下之大不韪”。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第三顾虑苏联和欧洲的人民以及各国的人民反对它,它得冒天下之大不韪。” 见“冒天下之大不韪”。章炳麟《革命之道德》:“自正始以来,大义不明……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夭桃穠李诗经•周南·桃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华如桃李。”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