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汀州 |
释义 | 汀州历史地名 汀州怎么写好看:汀州历史词典解释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分福州、抚州置。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元和志》卷29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天宝元年(742)改为临汀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汀州。大历后辖境东北部缩小。元属福建行省。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汀州路。PID>=13 (1)古州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析福州、抚州置,治长汀县(今属福建)。属江南东道。天宝、至德间属临汀郡。《元和郡县志》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武夷山脉以东,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大历后辖境东北部缩小。宋属福建路。元属福建行省,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汀州路。(2)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南部、万泉河出口处。属博鳌镇。人口470。因村在瀛洲岭下,得名瀛洲,后改为今名。以产稻和造林为主,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800多人,为侨乡之一。有瀛洲塔、莲花墩,为原乐会县八景之一。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儒鸿集镇名。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部。属龙桥镇。人口1700。取“儒家鸿运”之意命村名。产稻、甘蔗等。有打铁手工业,有农贸集市,有小型来料加工业。有公路通府城。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