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侯夨簋历史词典解释
西周康王时的青铜器。1954年于江苏丹徒县(今市)烟墩山出土,通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腹深10.5厘米。四耳,高圈足。腹部饰涡纹间夔纹,圈足饰夔纹。内底有铭文,现存一百十八字,大意是:周王把虞侯夨改封于宜为宜侯,赏赐其鬯酒、璋瓒、弓矢等物和土地、人口。宜侯夨感激王的赏赐而作此器以纪念。该器铭为研究周初分封、土地和等级关系提供实物资料。
词语分解:
- 宜的解释 宜 yí 适合,适当:宜人
- 簋的解释 簋 guǐ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历史知识推荐:封谞
?—184 东汉人。灵帝时为中常侍、永乐太仆。中平元年184张角等秘密准备起义,以其为宫中内应。因叛徒唐周告密,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