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港 |
释义 | 北港历史知识 北港怎么写好看:北港历史词典解释地名。始见于明。《大清一统志》作笨港。所指有三义。(1)今台湾西南部北港溪下游北港镇一带。为福建沿海居民往台湾岛上最早聚居和开拓地之一。是大陆与台湾交往的主要港湾。后因港口淤浅,海舶遂稀。(2)台湾本岛。《明史·鸡笼传》:“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3)泛指台湾中、南部地区。《顺风相送》:松浦往吕宋,“丙午六更见北港、沙马头”。《读史方舆纪要》:“北港即彭湖之唇齿”,“北港盖在澎湖之东南,亦谓之台湾”。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宗主①即宗族之主。古代宗法制度中之嫡长。魏、晋、南北朝时,地方豪强荫庇其同族或非同族之依附者,聚族而居,建坞壁自守,其坞主称宗主。被荫者向宗主交纳租税和服役。宗主有较大权势,政府常任之为地方乡官。北魏初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