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兴本末纪略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清谢兰生撰。四卷。谢氏曾参与镇压太平军,事后以编年兼纪事本末体,将太平天国兴亡始末综合成编。起道光末年,迄同治三年(1864)。每年各地大事略备。有同治年间刊本。
词语分解:
- 军兴的解释 1.谓征集财物以供军用。周礼·地官·旅师“平颁其兴积” 汉 郑玄 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2.指战时的法令制度。汉书·雋不疑传:“﹝ 暴胜之 ﹞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 颜师古 注:“有所追捕及行诛罚,皆依兴军之制。”后汉书·章帝纪:“有不到者,皆以乏军兴论。” 李贤 注:“军兴而致闕乏,当死刑也。”3.军事行动的开始。商君书·垦令:“而命其商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 唐
- 纪略的解释 1.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四·龙飞纪略:“ 明 吴朴 撰。 朴 字 华甫 , 詔安 人。是编仿纲目体例,纪 明太祖 事蹟,初名征伐礼乐书,后改今名。”2. 清 代方略馆所编记历代军、政大事之文字。清会典·办理军机处·方略馆“方略馆总裁,掌修方略”原注:“每次军功告蕆,及遇有政事之大者,奉旨纂辑成书,纪其始末,或曰方略,或曰纪略,皆由馆承办。”3.犹纪要。 清 马建忠 巴黎覆友人
历史知识推荐:通艺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张元济与陈昭常、张荫棠等人在北京创办。初名西学堂,八月改称通艺学堂。招收京员及官绅子弟四五十人入学肄业,聘同文馆学生一名及严复之侄严君潜为教习。拟订章程,先习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