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散怎么写好看:
敛散书法图片
敛散历史词典解释
《管子.国蓄》:“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后以“敛散”谓国家对粮食等物资控制调节。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
词语分解:
- 敛散的解释 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语本管子·国蓄:“夫民有餘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明史·靳学颜传:“ 宋 则準民间正税之数,取二十分之一以为社。诚倣而推之……著为令,而岁岁修之,时其丰歉而敛散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积穀:“敛散出易之际,尤其留心。”
- 敛的字典解释 敛 (斂) liǎn 收拢,聚集:敛钱
- 散的字典解释 散 sàn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
历史典故推荐:潜公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四剡东峁山竺道潜:“竺道潜字法深,姓王,琅琊人,晋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刘元真为师。……年二十四,讲法华大品,既蕴深解,复能善说,故观风味道者常数盈五百。晋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