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部无遮大会 |
释义 | 四部无遮大会历史知识 四部无遮大会历史词典解释又称无遮会、无碍会。佛教法会名。无遮会为梵文意译;音译为“般阇于瑟”、“般遮于瑟”、“般遮跋涉迦”、“般遮跋利沙”,意为贤圣道俗上下贵贱无遮,平等行财施和法施之法会。中国盛于南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举行第一次无遮会,武帝亲至同泰寺,服僧衣,执僧役,并升座为四部大众开讲《涅槃经》题。群臣以一亿万钱奉赎皇帝,皇帝设道俗大斋五万人。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褚皇后324—384 东晋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名蒜子。褚裒女。少以名家女入为琅邪王妃,康帝即位,立为皇后。穆帝立,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及帝亲政,居崇德宫。哀帝、海西公之际,复临朝。桓温废海西公,简文帝即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