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允 |
释义 | 中允历史知识 中允怎么写好看:
中允历史词典解释官名。东汉时太子属官有中允,后不置。唐代为太子左春坊次官,左庶子副贰,协掌东宫侍从赞相、驳正启奏。唐贞观时改中舍人置,员二人,正五品下。高宗曾改名内允、左赞善大夫,寻复旧称。中宗始用庶姓,以其职比门下侍郎。宋初为文臣五品寄禄官,元丰改制,改为通直郎。辽代亦置。明洪武十五年(1382)于左、右春坊分置,为左、右中允,各二员,正六品,位左、右庶子,左、右谕德下。清因之。仍分左中允、右中允。乾隆十三年(1748)复为左、右庶子副贰,正六品。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朱思本1273—1333 元临川今属江西人,字本初,号贞一。龙虎山道士。从玄教大宗师吴全节至大都今北京,奉诏代祀名山大川,得以周游天下,考察地理。积十年之力,绘成舆地图二卷,其图采用“计里画方”法,先制各地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