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刑不肃怎么写好看:
威刑不肃书法图片
威刑不肃历史词典解释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词语分解:
- 威刑的解释 严厉的刑法。左传·隐公十一年:“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旧唐书·酷吏传序:“盖仁义既废,然后齐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为用,於是 商鞅 、 李斯 譎诈设矣。” 明 吴承恩 秦玺:“蔑仁义而重威刑,四海离矣;坏王制而焚诗书,黔首疑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如果官吏按户强迫买盐,势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钱。”
- 不肃的解释 1.不严厉;不严峻。孝经·三才:“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国语·齐语:“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德务中庸,教敦不肃。”2.不严肃;不恭敬。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 晋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远无不服,邇无不肃。”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远无不肃,邇无不怀。”
历史典故推荐:郢斤
同“郢匠斤”。宋 李曾伯醉蓬莱.寿别制垣词:“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