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怎么写好看:
忧国忧民书法图片
忧国忧民历史词典解释
为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而忧虑。宋.范仲淹《谢转礼部侍郎表》:“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杨家府演义.兄妹晋阳比武》:“卿忧国忧民,真社稷臣也。”清.郑燮《板桥自序》:“叹老嗟卑,是一身一家之事;忧国忧民,是天地万物之事。”亦作“忧民忧国”。明.无名氏《鸣凤记.幼海议本》:“镜中华发为谁班?忧民忧国减容光。”
并列 忧虑国家大事和民众疾苦。郭沫若《黄钟与瓦釜》:“他以生命来保证了他的忧国忧民的直道。”△褒义。用于形容一心为国为民的人。→忧国爱民 忧国恤民。也作“忧民忧国”。
词语分解:
- 忧国的解释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 忧民的解释 谓关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贽 与焦若侯书:“但 半山 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术,皆发挥仁字。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历史典故推荐:寒食与温食
艺文类聚卷五十引司马彪续汉书载:“周举为并州刺史,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介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人命,非贤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