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败怎么写好看:
司败书法图片
司败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春秋时楚、陈、唐等国置。掌司法、刑狱、治安。相当于他国司寇职。《左传·文公十年》:“臣归死于司败也。”杜预注:“陈、楚名司寇为司败。”《左传·定公四年》:“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北魏亦置,掌刑狱事务。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中。
词语分解:
- 司败的解释 1.官名。即司寇。左传·文公十年:“臣免於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於司败也。” 杜预 注:“ 陈 楚 名司寇为司败。”2.泛指司法机关。周书·文帝纪上:“臣不能式遏寇虐,遂使乘舆迁幸。请拘司败,以正刑书。”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死有餘罪,敢逃司败之诛。”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下:“先生言一旦遘此鞠凶,臣即不致死於贼,亦当归死,司败席藁以待。”参见“ 司寇 ”。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
- 败的字典解释 败 (敗) bài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败北
历史知识推荐:煖带密土游击
土司名。清置。在今四川甘洛县北部。康熙四十九年1710授邛部宣抚司岑安盘之堂弟岑安泰以煖带密土千户。道光二十三年1843岑承恩袭职,咸丰五年1855兼护邛部宣抚司印务。同治二年1863以协防并俘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