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木不生危历史词典解释
主谓大木不生长在高而险的地方。比喻忠臣不能全生在危难的境地。语出《国语·晋语》:“直不辅曲,明不规暗,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例]拱木不生危,我们不能把这些科学家都安排到第一线去。△用于描写用人。
词语分解:
- 拱木的解释 1.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 韦昭 注:“拱木,大木也。”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后因称墓旁之木为拱木。亦婉指已死。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敛魂。” 唐 白居易 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僕见曾孙。” 宋 苏轼 祭堂兄子正文:“两塋相望,拱木参差。”
历史典故推荐:饭颗嘲杜甫
源见“饭颗山”。讥人作诗拘谨辛苦。金 元好问天涯山诗:“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