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死生历史词典解释
《老子》第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徒,途。老子认为,人处生死之间,全生之极十有三,全死之极十有三,极力追求生而陷于死亡的也是十分有三。故人若过分追求生,反而容易导致死;只有无以生为生,才是全生之道。
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
词语分解:
- 死生的解释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谁云死生隔,相见如 龚 隗 。”2.犹言盈亏、消长。孙子·虚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3.杀生。国语·越语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韦昭 注:“死,杀也。”4.偏义复词。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
历史典故推荐:祢处士
后汉书.文苑传.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辨,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孔)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怒其傲慢,遣人骑送刘表。刘表及荆州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