棫林历史词典解释
①西周郑国都城。即今陕西华县。《史记·郑世家》司马贞索隐:“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又《系本》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忠云‘棫林与拾皆旧地名’,是封桓公乃名郑耳。至秦之县郑,盖是郑武公东徙新郑之后,其旧郑乃是故都,故秦始县之。”②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左传》襄公十四年(前559):“郑司马子蟜帅郑师以进,师皆从之,至于棫林”,即此。或误以为在今陕西华县。③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东北。《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伐许,“次于棫林”。
词语分解:
- 棫的字典解释 棫 yù 白桵,一种小树,丛生,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可以吃:“柞棫拔矣
- 林的字典解释 林 lín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
历史知识推荐:国脉民天
书名。明耿荫楼撰。本书仅三千余字,分区田、亲田、养种、晒种、蓄粪、治旱、备荒等七目,议论主旨在于精耕,所谈问题,多出自作者的“试有成效”,有关人工选种的经验,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所设计的*亲田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