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庆历新政 |
释义 | 庆历新政历史知识 庆历新政怎么写好看:庆历新政历史词典解释历(曆)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祐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更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沙门大统官名。北魏置,主持全国僧务。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八八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法师墓志铭。隋亦置,为管理佛教事务的僧官。参见“沙门统1”。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