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济桥 |
释义 | 通济桥历史地名 通济桥怎么写好看:通济桥历史词典解释①又名九龙桥。在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秦淮河上。建于明初。《明一统志》 卷6南京: 通济桥“在上方桥东。以上三桥 (即上方桥、中和桥、通济桥) 俱跨濠水 (秦淮河)”。 ②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南金华江上。原系浮桥,元元统二年 (1334) 始建木梁桥,清嘉庆十四年(1809) 改建为十三孔石拱桥。《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府: 通济桥 “在府城西南。长七十余丈。临双溪,与问津桥相望”。 ③在今福建连江县治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连江县: 通济桥 “在县治南,跨鳌江上。宋政和四年累石为梁,凡一十六间,长五十六丈有奇。淳祐间改修。明朝因旧址修葺”。《清一统志·福州府二》: 通济桥 “俗呼为江南桥,宋政和中建。本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屡修,嘉庆六年重修”。 ④在今云南昆明市东跨金稜河支流上。元末梁王杀段功于此。 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跨金棱河(今金汁河)支流上。元末梁王杀段功于此。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矾 (礬) 山县唐末置,属新州。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六十里矾山镇。辽史·地理志五 矾山县: “山出白矾,故名。” 辽属奉圣州。金属德兴府。元至元二年 1265 废。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