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戚、宦官之争 |
释义 | 外戚、宦官之争历史事件 外戚、宦官之争历史词典解释又称外戚、宦官之祸。东汉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东汉自和帝后,皇帝都是幼年继位,由母后临朝,太后要借助于父兄处理政务,又要用宦官出宣诏命。皇帝长大后,为恢复权力,只有靠宦官发动政变,驱灭外戚,因此造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争斗不止的恶性循环。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其兄窦宪等亲属党羽并据要职。永和四年(公元92年),汉和帝利用宦官郑众,消灭窦氏势力,郑众因功封侯,宦官从此参与政事。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安帝登极,邓太后临朝, 其兄邓骘等把握朝政。邓太后鉴于窦氏专恣之祸,并用外戚、宦官。邓太后死,安帝与宦官李闰等合谋诛灭邓氏。安帝既用宦官典掌机要,也用皇后兄阎显掌握禁军,两者共同专权。汉安帝崩,阎皇后与阎显策立北乡侯为少帝,阎太后临朝,阎显独揽大权。不久少帝死,宦官孙程等十九人拥立汉顺帝,杀阎显。宦官十九人皆封侯,权势益张。汉顺帝时,外戚梁商、梁冀父子相继为大将军,秉执汉政二十余年。顺帝死,梁太后与梁冀先后密定汉冲、质、桓三帝,威权震天下。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密谋,族灭梁氏,宦官单超等五人同日封侯,独揽朝政。永康元年(公元167年),汉灵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其父窦武为大将军辅政,与陈蕃等谋灭宦官。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事机泄漏,双方兵戎相见,窦武、陈蕃兵败被杀,宦官独掌朝纲,皇帝任其摆布。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少帝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其兄何进为大将军总理朝政,欲诛宦官反为所害。袁绍发兵尽诛宦官,至此,东汉外戚、宦官同归于尽,东汉皇朝也名存实亡。外戚、宦官之争,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政治腐朽黑暗,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词语分解:
历史事件推荐:冯嫽三使乌孙乌孙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起初在祁连、敦煌间生息,后受匈奴压迫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都赤谷城今苏联伊什提克附近,武帝为联系乌孙以制匈奴,曾派张骞出使西域至乌孙,又曾先后使江都王刘建女刘细君及楚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