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缩地补天 |
释义 | 缩地补天历史典故 缩地补天怎么写好看:
缩地补天历史词典解释即改造天地,比喻实行全面改革。为唐朝初年议定音律时大臣们恭维唐高祖李渊的词句。李渊(566-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隋末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又拜太原留守。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晋阳(今山西太原),进攻关中,并占领了长安。第二年正月建立了唐王朝。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全国,并依据隋制重建了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颁布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修订了律令、重建了府兵制,为唐王朝奠定了基础。武德九年(626年)退位。 【出典】: 《旧唐书》卷28《音乐志一》1043页:“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例句】: 清·纪昀《槐西杂志·崔生》:“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竭尽心力,缩地补天耳。” 并列 改造天地,比喻实施非凡之事。《旧唐书·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褒义。多用于称赞创新精神。→改天换地↔因循守旧 碌碌无为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诛佞剑源见“朱云折槛”。指诛除奸佞的直言进谏。潘飞声李谷遗丈偕朱古微枉驾寓庐以诗见赠次韵和之:“侍郎本朱云,诛佞剑欲翔。”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