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侍局怎么写好看:
近侍局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辽北面官侍卫司所属机构,掌皇帝侍卫,置直长、小底等职。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于殿前都点检司置,设提点、使、副使、直长及奉御(旧名入寝殿小底)与奉职(旧名不入寝殿小底或外帐小底),掌侍从、承发敕令与转进奏帖。南迁后,其权尤重,常以伺察百官和军中监阵,民间号为“行路御史”。军帅受其牵制,屡致败师。
词语分解:
- 近侍的解释 1.谓对帝王亲近侍奉。汉书·王嘉传:“贼乱之臣,近侍帷幄。”周书·申徽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 徽 独不离左右。”2.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后汉书·梁冀传:“宫卫近侍,并所亲树,禁省起居,纤微必知。”新唐书·百官志一:“献可替否,拾遗补闕,为近侍之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陈元礼 、 高力士 等皆流徙远方,左右近侍,悉另易人。”
- 局的字典解释 局 jú 部分:局部
历史知识推荐:供军钱
唐时在两税以外,以补充军费名义加征的杂税。又称助军钱。元和十二年817,盐铁副使程异从江南征得供军钱一百八十五万,可见当时军费激增,人民负担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