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凤台 |
释义 | 金凤台历史知识 金凤台怎么写好看:金凤台历史词典解释原名金虎台。在今河北临漳县三台村。为曹操在邺城西北所筑三台之一。筑于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北距铜雀台六十步(一步约五尺),台上有殿宇一百三十五间。与铜雀、冰井两台之间有浮桥式阁道相通,连成一体。后赵石虎置金凤于台顶,改名金凤台。北齐天保七年(556),在三台大建宫殿,改名圣应台。元代也曾修建。台为漳河冲毁,今存残址。经实测,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最高处12米。三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奇塔特彻尔贝?—1664 清蒙古正蓝旗人,哈尔图特氏。祖籍察哈尔。天聪八年1634,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授世职三等昂邦章京。后随清军攻明,围锦州,破洪承畴,进世职二等昂邦章京。顺治初,入关参与镇压李自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