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长 |
释义 | 三长历史官职 三长怎么写好看:
三长历史词典解释即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 从李冲之议设立。为地方基层行政官吏,邻长管五户,里长管五邻,党长统五里。负责核实户籍,以便征发赋役。多由当地豪门担任,最初复除征役,后役调全免。北魏末期战事频发,曾临时征发为兵。北齐沿置,管辖户数有变化。 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魏书·高帝纪》:“二月申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长安营都尉官官名,即虎牙都尉官,掌帅兵卫护陵园。后汉书·孝安帝纪:“乙丑,初置长安、雍二营都尉官。”注:“汉官仪曰:京兆虎牙、扶风都尉以凉州近羌,数犯三辅,将兵卫护园陵。扶风都尉居雍县,故俗称雍营焉。西羌传云: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